在教学小数加减乘除的竖式计算时,有的课堂存在只强调“人为规定”而“不讲道理”的现象。比如,小数乘法竖式中要将两个乘数的末位对齐,而不是将两个乘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等等。不少教师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往往以“人为规定”取代“事理分析”。仔细琢磨,这些所谓的“人为规定”并非空穴来风,讲清其中的道理,厘清知识与方法的来龙去脉,显然有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纳新知,也能为后续深入的探究打好基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正迁移增进学生对新知内容的本质理解,同时尽量避免或降低负迁移对后续学习的干扰。在小数乘整数的竖式教学中,充分发挥整数乘法竖式中“末位对齐”的正迁移作用,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原理,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末位对齐”的书写之理,厘清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逻辑线索,促进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乘整数”时,例题呈现了“买西瓜”的现实情境:“夏天的西瓜0.8 元/千克,买3 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在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的环节,不少学生会选择将3 和0.8 中的0 对齐计算。此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竖式中两个乘数“末位对齐”的书写之理呢?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用竖式计算“0.8×3”时,没有简单地以“人为规定”强行要求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主对比两种书写方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切实体会到“末位对齐”的好处,进而引出了如下的师生互动。

师:我们如何列竖式计算0.8×3 呢?先尝试写一写,再说说这样列竖式的理由。

生1:(展示自己的作品,如下图)0.8 表示8 个十分之一,再乘3 就得到24 个十分之一,所以0.8×3=2.4。

生2:我也是这样列竖式的——0.8 中的0 和整数3 都属于个位,这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小数加、减法竖式中数位对齐的道理一样,同时得数中2.4 的小数点也和乘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1:我不同意。(展示自己的竖式,如下图)我是将整数3 与0.8 中的8 对齐,也就是将它们末位对齐。因为这是乘法竖式,计算时先要用3 乘另一个乘数的最后一位,再往更高位乘。将整数3 与0.8 中的8 对齐更符合计算的先后顺序。这和整数乘法竖式中末位对齐的道理是一样的。

生2:我也同意末位对齐的写法,因为计算0.8×3 时,先要把这道题当8×3 来计算,所以题中的“8”要和“3”对齐。

生3:我有补充——2.4 的小数点位置不能用“数位对齐”的道理来解释。因为8个一乘3 得24 个一,所以8 个0.1 乘3 得24个0.1,24 个0.1 就是2.4。

从上述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有些学生正是受“小数加、减法”竖式中“相同数位对齐”的影响,认为“小数乘法竖式中相同数位同样也要对齐”。面对“整数3 到底与0 还是与8 对齐”,教师没有强行要求,而是通过追问“有不同意见吗”,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小数乘法竖式中乘数“末位对齐”的道理,并及时与整数乘法竖式进行勾连,将整数乘法竖式中“末位对齐”的书写方法迁移过来。关于计算结果2.4 的小数点位置,有的学生受小数加、减法中“数位对齐”的影响,想当然地以为要将“积的小数点和乘数的小数点对齐”。对此,教师也没有给出直接的评判,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基于计数单位的个数加以解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同类学习内容的正迁移作用,顺势而为,不断丰富和加深学生对知识或方法的理解,并注意化解易混淆内容造成的干扰和困惑,在辨析中促进深度思考。

在“小数乘整数”的练习中,教材安排了一道1.05×24 的竖式计算题。在用竖式计算这道题时,有学生在竖式计算过程中也带着小数点(如下图)。

用竖式计算时要把什么数位对齐-【教学视窗】小数四则运算的竖式教学要“讲清道理”

针对这一情况,有教师直接通过“既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那么在计算过程中就不能带小数点”这种“规定性要求”,让学生“按规定执行”。这样做尽管效果立竿见影,但学生内心其实还是纠结的。那么,如何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让学生对计算方法和原理的认识更深刻些呢?

当学生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出现上述算法后,教师没有直接给出“ 规定性要求”,而是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处理。

师:关于这样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能说明你的想法吗?

生1:先用4×1.05=4.20,再用2×1.05=2.10,接着将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就得到25.20,也就是25.2。

生2:我不同意。竖式中的加法部分小数点没有对齐,不能直接相加。其实4×1.05=4.20 没问题,但在计算2×1.05 时存在问题——这里2 在十位上,实际上算的是20×1.05=21.00,所以小数点位置点错了。

生3:计算中我们可以把1.05 看作105个百分之一,这样就转化成了105×24,所以竖式计算过程中,只要先按整数乘法计算,不需要点小数点,最后在积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样算起来不仅简便,而且思路更清晰。

面对“为什么小数乘法竖式计算过程中不点小数点”,“如果要点小数点,究竟应该点在什么位置”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回避,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中追本溯源、讲清道理,从而既明晰原有算法的不妥之处,又凸显了小数乘法的基本原理。

引导学生在小数运算中追本溯源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教学“14.75+3.4”时,如何讲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直接影响对后续小数运算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列出竖式计算后,教师提出“为什么将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末位对齐”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

生1:小数点对齐是为了保证相同数位对齐——14.75 中的5 属于百分位,表示5 个百分之一,7 属于十分位,表示7 个十分之一,而3.4 中的4 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所以4 要和7 对齐相加。同样的道理,3 要和14.75 中的4 对齐,因为它们都在个位上,表示多少个一。

生2:小数点对齐就是为了将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而相同数位的计数单位相同,所以才能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反之,数位不同,它们的计数单位也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

生3: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致的。整数加、减法竖式中同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只不过两个加数的个位都在最后一位,所以也可以说成末位对齐。

从上述片断中,容易看到,关于“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被层层揭开:有的学生从“数位对齐”的算法追寻到“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有的学生则自主勾连“整数加、减法竖式中末位对齐”的算理与算法。如此一来,在追本溯源的同时,也就促成了法理相融。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尤其是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多的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面对这种状况,教师是继续强调“人为规定”的要求,还是着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不同方法的特点并自主优化选择呢?

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例10)”时,当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7.98÷4.2”之后,及时提出“你认为7.98÷4.2 可以转化成怎样的除法式题”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尝试说明道理。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出现了如下的不同想法。

生1: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 转化成798÷420 进行计算,也就是将小数除以小数转化成了整数除以整数计算。

生2:也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 转化成79.8÷42 进行计算,也就是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师:关于这两种转化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认为转化成79.8÷42 更好一些——虽然转化成798÷420 看起来更简单了,但是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所以只要把除数转化成42就可以进行计算,而且要比转化成420 稍微方便一些。

生2:转化成798÷420 主要为了将被除数7.98 转化成整数,而转化成79.8÷42主要是将除数4.2 转化成整数。实际上后一种方法更合理—— 如果遇到79.8÷0.42,只顾着将被除数转化成整数,就会变成798÷4.2,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转化才能计算。所以遇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最好根据除数判断到底需要同时乘多少,而不是根据被除数。

生3:是的,如果变成7.98÷0.2,从被除数考虑,把它转化成798÷20 来计算,很明显就不如转化成79.8÷2 算起来方便。

在方法的取舍上,学生心中是有一杆秤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宜强行要求学生按指定的方法进行计算,而应放手让他们经历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过程,在对比辨析中切身体会所选方法的合理性。

到底是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还是转化成“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的除法”,教师没有明示,而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对比和辨析,让他们在过程中感受到只要“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计算了,并且这样做要比“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转化成整数”方便一些。

这样的教学,可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可见,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合理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方法展开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逐步形成共识,发自内心地体会所选方法的科学性、简捷性、合理性。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相关计算方法产生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加以运用。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竖式的书写要求合乎情理;应不断追寻知识本质,让计算过程有据可依;应通过及时的比较,让计算方法的选择顺理成章。

(内容节选自《小学数学教育》下半月刊2022年第1-2期)

近期热门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