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活1996,记忆支离破碎,宛如庄周梦蝶。
挤牙膏似的想起一点是一点,处处抢占先机。
同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经历,且看韩博的警路人生。
书评:
“网文”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几乎包罗万丈,一本火了的小众类型,就能带动整个类型的爆发性增长,因此我们顶多只能大概笼统地为它们依照不同题材、不同设定来划分不同的类别。在这种种类别之中,有一个类别向来长盛不衰,那就是“职业文”;而在“职业文”中,“刑侦”、“公安”的题材,又或许是最受欢迎的。
之所以会这样,大概还是因为广大读者对未知的向往。从“职业文”——当然是写得优秀的那些——当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未曾了解过的世界。这个世界距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身边,仿佛一伸手就能碰到;但它又确实距离我们很远,只要我们不是真的跨进了这个领域,那么其中的细节与系统,我们永远都只能从外界看到一鳞半爪。但在优秀的职业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行业运转的脉络和其中延伸出去的枝枝蔓蔓,这无疑大大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当然,也让我们沉浸在“增长见闻”的快感中。
而刑侦题材的兴旺,无疑是因为警察这个职业更为“神秘”,也更为“刺激”。在许许多多的刑侦文中,我们都会看到英明神武睿智机敏的主角对案情抽丝剥茧,并作为刑侦大队长/支队长冲在与黑恶势力和犯罪嫌疑人作斗争的第一线,不时还会来几个催人泪下的幕后故事,等等等等。多么刺激,多么畅快!
那些黑警、恶警不论,我们平常读到、看到的好警察,不外乎两种形象:一种是清贫、委屈又坚韧的,他们和我国萱萱口中所有的模范人物一样,舍小家顾大家,苦逼得无私无私得苦逼地奉献着,其中很多人要牺牲自己生命才会得到上司的一滴眼泪;另一种我们可以称为神探型,他们有着缜密的思维和精准的判断,强壮的体格和敏捷的身手,擅长破各种疑难杂案,也善于冲锋陷阵。至于他们的个人生活嘛,并不是重点。
但这两种形象都忽视了一点:警察也是一种职业,做警察的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也希望自己付出的劳动可以获得回报,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晋升的机会。
而《韩警官》的男主角韩博,则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近乎于完美,甚至很多作者想都不敢想的警察形象:他高大英俊,作风正派,头脑也很好使,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他从基层派出所干起,平均三年升一级,40不到已经是副厅级;他钻研业务,有公大北大双硕士学位,又能团结同志有口皆碑;最不一样的是,他父母双全,家庭幸福,有一个从初恋修成正果的漂亮妻子,而且家里非常有钱!
在萱萱日常的宣传口径中,不可能出现这样一个完美的警察形象——尤其是作为警察居然敢家庭幸福,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嘛!不过本书作为网络小说,那就不用管那么多了。总之韩博做到了让他的警察同行们羡慕嫉妒恨的事儿:靠能力和业绩成为警界英雄,而不是靠“卖惨”。
但这却又不是那种充满了幻想色彩、仿佛都能看到粉红泡泡伺机而动、以感情线为主的故事。正相反,本书实际上相当“接地气”:故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开始写起,国企改制、下岗专业、提留款、乡镇合并……通过一连串颇具时代气息的名词和细致耐心的细节刻画,作者把读者拖入时间隧道,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而本书主角韩博,也在那个时代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当然,倘若没有金手指,也造就不了这样的男主角。在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给了主角两个金手指,一个当然是他的“半重生”状态——对未来世界有模模糊糊的影子,这就让他做选择的时候事半功倍;另一个则是他的家庭出身——虽然父母都是农村人,却属于先富起来那一部分,事实上在本书中,韩博从头到尾都没有为钱发过愁,这也是他能保持清正不阿的重要原因。
而有着如此金手指的韩博,却并非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实际上,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国企工厂的保卫科干部,之后才转战到公安系统。这一段虽然不是本书重点,但作者并不吝惜笔墨,仅仅几章就塑造出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韩博和北京的女朋友近乎于生离死别一段,居然写得还挺感人。当然,即便转到了公安,韩博却先掉进了一个“坑”——他被“发配”到了地处偏僻的良庄乡做公安特派员。
这是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岗位。毕竟,大家的梦想都是留在大城市吃香喝辣步步高升,或许还能收到不少油水——但这样一个贫瘠偏僻的乡镇,又能有什么好处?
然而,这却是主角发迹的开始。在这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岗位上,主角做得风生水起,先是靠替人讨债获得了当地土皇帝老卢的欢心,接着用打拐行动打出了虎威,用打击增值税发票犯罪上达天听,获得绰号“韩打击”。这一连串的事件和办案流程,作者写得既真实细腻又极有层次感,简直栩栩如生、令人深信不疑,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案子牵出一大堆案子,最后变成天字号大案。作者很可能在基层派出所队工作过,字里行间显得对公安基层工作了如指掌。比如说怎么布控治安,怎么安排特情,怎么处置交通事故,怎么处理刑事案件,怎么追踪逃犯,说的是头头是道。与此同时,他指出了始终困扰公安机关,但在诸多同题材小说中却无人问津的一个问题:经费。
我们在微博上经常会看到指责警察们对于拐卖案件不管事、不立案的声音,除了乡土气的观念影响之外,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出警制止拐卖需要大量经费,后续处理更需要经费。韩博能把打拐这件事做成,最重要的,也在于他能找到经费来源。实际上,让他成为部级英模的“共和国第一税案”,最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打拐找点经费而已。
有胆有识、能干会干的韩博一举扬名天下知,从那以后可以说一帆风。他获得了部机关的青睐,拿到了双硕士学位,衣锦还乡后开始负责刑侦技术。屡破奇案之后又调入西南当上县局局长,打黑除恶一番之后一路高升,中间甚至还出国到南非待了几年,后回国在深圳做到副厅级。其中最高潮部分无疑是作为市局副局长和一个黑老大斗智斗勇终于将其拿下。
如果只看韩博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把本书看作是“警察版”的官场晋级小说。不同于一般官场小说的在于,它在其中加入了作为警察侦办各种案件的故事。这些刑侦案件跟以往我们所看的那些侦探推理小说不太一样,它们并不仅仅靠主角的灵光一闪来破案,而往往是通过大量的排查、搜集证据、技术鉴定外加心理分析来破案,一言不合就上摄像头和DNA鉴定。这在本格推理小说中非常少见,但是这才是警察日常破案所需要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一本真正的“刑侦”题材作品。
而另一个不同,则是这本小说中,几乎也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在许许多多的同题材小说中,总是会有主角虽身为刑侦支队长大队长这样的领导却仍然冲锋在前线的情节,并详细刻画描述他们的英勇与矫健,突出他们的英姿与豪迈。而在另一部描写警察生涯的小说《余罪》中,主角余罪亦几乎是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即使是他也曾经担任过派出所长等领导职务,凸显的也往往是他精灵古怪、智计百出的一面,而不是他的领导才能。
《韩警官》则不然。从一开始,作者就将韩博定位为一个领导角色,尽管也表现他亲力亲为亲自上阵的一面,但更多的,依然是他如何分析现有情况、如何发现破局点、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调度部下,把一个所长、局长这样的领导该干的活真正写了出来,并且活灵活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现实中那些能力优秀、手段高明的公安领导,也会这样做事。
归根结底,《韩警官》依然是一部带有典型起点小说色彩的爽文,主角几乎没有遭受到像样的失败,即使遇到困难也往往会靠这样那样的金手指克服掉——比如说他一上班就能遇到两个能力极强人品极好的领导并受益终身,这是多少社畜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绝好运气?但是,作者相对严谨的写作态度和细节刻画,对警察工作真实又详细的描述,又让本书脱离了小白文的范畴,堪称是耐读耐嚼的警察小说精品。
本文作者| 安迪斯晨风
本文编辑 | 书鱼君
你想看的故事,我们都在推
1、本站发布的内容部分购买于网络,仅供读者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2、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站仅分享资源,以极低的价格降低大家被割韭菜的损失。本站无法保证资源质量,所以介意的小伙伴请勿下单!
4、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站长第一时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