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现实性-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题高频考点

《哲学与文化》选择题高频考点

必修四重点考查必备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难度不大,

结合近三年考查共性:小切口,答案模式都是先表述原理方法论,再结合材料进行阐述,阐述时要根据知识逻辑层层分析,尽量不要遗漏,高度凝练语言,最后有总结提升(演绎推理)

除小切口考查外,平时模拟题常见:大切口和不限范围(让选择恰当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说明)。大切口例如: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把握世界的规律的角度,首先明确范围里有哪些原理、知识,不要答错范围,不要遗漏,大切口一般可能会考查2-3个原理。不限定范围的题目,不要慌,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感悟对接针对性的原理,最切题的原理,进行说明分析,阐明观点。这需要平时对于原理掌握熟练并理解透彻

| /

《哲学与文化》选择题高频考点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并非是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不能说成哲学就是世界观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不能说成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科学之科学、科学之母、百科全书。但可以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4、哲学提供一般的指导,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不能说哲学提供具体解决办法。

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影响、决定)世界观

6、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7、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能说哲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区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

(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如“气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万物”,体现的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10、哲学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子:唯物和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

【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2、意识依赖于物质。不能说意识和物质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例如:电、手机、人的认识之间相互依赖(错误)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4、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例如: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错误,意识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产物)

5、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不是大脑,有人脑不一定会产生意识(狼孩)

6、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不能说只有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例如:

意识的内容随人们选择的变化而变化(错误,意识内容是客观的)

丰富的想象为音乐美学提供内容,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对世界的感悟(都是错误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7、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谈物质为形而上学不变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谈运动为唯心主义。

8、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时有条件的,相对的,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9、规律不能刷新、改变、改造、创造、发展、创新、消灭等,可以发现、认识、利用规律

10、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不能说成“意识”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1、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的理解: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推测过去、预测未来、创造出世界理想的或者幻想的世界。

12、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13、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14、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办……事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尊重客观规律。

1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总是统一的,正确的意识才能实现二者统一

16、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不能说客观符合主观。

17、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

18、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固有的,不能改变事物的属性:

例如:

可以根据人的不同需要来改变事物的属性(错误)

树立创新意识能够改变风能的本质属性(错误)

19、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错误,是实践)

20、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是否尊重它来判定起作用,尊不尊重都起作用)

21、事物的特性和规律具有受动性(错误,具有客观性)

22、人类社会的两大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1、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

②一事物与周围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③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改变、消灭”)。但人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4、自在事物的联系不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建立。

5、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与实践无关)

6、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

不能说根据自身(主体)需要建立联系。但人可以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联系是对的。

例如: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人们出于需要基于实际建立的人为联系(正确)

②人类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错误,根据固有的联系)

联系的“三能三不能”

联系不能被创造、消灭、割断(因为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可以建立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创造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7、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8、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实践的多样性说法不对。

9、方法点拨区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

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10、整体统帅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立足整体,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说立足部分、着眼于事物的局部

11、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2、新事物、旧事物

(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注意错误的标准:

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新事物≠新生事物)

事物形式的新旧、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新事物≠强大事物)(分析: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

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吗?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即有肯定有否定,有继承有发展。

链接高考:2020年-山东卷20.◆与新事物一起成长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明我们应该如何与新事物一起成长。(思路:起点:何为新事物(含义)?其成长面临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终点)

13、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判断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①事物数量(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的增减引起质变;

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谷堆论证

②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质变 。如“田忌赛马”、“产业结构调整”、文字游戏等。

1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不能说量变一定会发生质变(分析: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变,因为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实现地位的主次转化时,事物根本性质都会改变,都会有质变。)

不能说质变都是发展。(分析: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方向未必就是上升的、前进的。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不能说先有量变,后有质变。(分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这并不是说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量变在先,质变在后。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又包含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说法正确,2022山东卷)

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错误,自在事物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无关)

15、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非连续性)的统一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总趋势反映的是事物的全过程的发展方向)

事物发展的趋势/状态/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根本途径: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17、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18、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19、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二者互相离不开。

20、不能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但不是转化的必要条件。

21、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能说矛盾双方的对立(或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22、准确理解矛盾的概念

(1)"事物内部"指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2)哲学的矛盾≠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辩证矛盾(哲学上的矛盾)≠逻辑矛盾。

(3)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

不能将对立和统一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

(4)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而不是某一方。

(5)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2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24、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2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

2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7、矛盾普遍性寓于(“存在于”、“包含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8、矛盾的普遍性是稳定不变的(说法错误)

29、矛盾普遍性只存在于特殊性之中(说法正确)

链接高考【2021年山东卷】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为什么“快”步伐中也需要“慢”脚步?(问题逻辑:矛盾的特殊性知识有哪些?含义+三个表现(不同事物、阶段、方面)快步伐、慢脚步分别指的什么?为什么需要慢脚步?思考: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有什么关系?)

30、遵循由特殊———普遍,再由普遍———特殊的认识方法,即个别——般———个别

(只要看到“试点、试验、实验、政策经验推广、交流借鉴、总结经验、经验分享、吸取历史教训、举一反三、典型推介"等关键词都可以考虑“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论原理)

31、矛盾观只存在两对转化关系:矛盾双方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普特两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

32、“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之重”体现的是主要矛盾(侧重“办事情”)

33、“主流、主体、性质、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主导地位、总的来看、谈认识、谈评价”等词语……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用于“看/评价问题”)

34、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35、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3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37、新旧事物的融合中(说法错误)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而不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38、事物的属性是固有的,不能改变、变化等。

39、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0、矛盾的特殊性凸显事物的特点(不是普遍性)

4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4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①二者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二者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认识促进,错误的认识阻碍。

2、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没有意识指导的实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2022山东卷考查)

4、实践是人们(主体)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体)的物质性活动(不是主观性、思维性活动)

5、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6、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不是)

7、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8、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处在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活动、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活动。

9、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49-50页。(技巧:在涉及实践的基本特征时,若试题材料中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一般体现……能动性;若强调“历史过程”,一般体现……历史性;若强调“合作”,一般体现……社会性。)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0、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教育、医疗、艺术实践)

11、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改造客观世界(错误)

12、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例如:

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错误)

认识要从实验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验中去(错误)

14、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

1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记住表现,小切口大题)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16、直接经验是检验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错误)

17、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唯一途径(错误)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唯一桥梁(唯一的交汇点)。

18、不能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优于间接经验

19、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对)

20、实践的需要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错误),应该是实践或者实践的结果

21、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错误)

22、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3、认识的根本目的: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24、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注意顺序不能换)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如实)反映。(不是认识)

25、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6、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错误),真理和谬误有明显的界限。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7、真理是一成不变的(错误)

28、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9、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0、避免错误(不对),错误是难免的

31、超越历史条件(错误)

32、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多个认识。举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小儿辩日

33、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个认识对象真理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

3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未必权威的观点都是真理,也未必普通人的观点都是谬误。

35、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对同一个认识对象真理只有一个(唯一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从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来说,真理是相对的。

36、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37、①直线论和圆圈式的循环论是错误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②真理不会被推翻或否定,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只能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人类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就每个人来说或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就认识主体和认识的基础来说,认识的主体人是时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推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拓展向前推移,认识又是无限的)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马哲的基本观点(核心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主线之一,也是马哲区别于旧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革命的,在于它的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唯物论和辩证法,都离不开实践。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独立性)2022北京卷

4、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静态),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动态)。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5、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一定会促进经济基础发展(错误,还应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生产关系的调整势必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错误,适应生产力时会促进)

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过改革来解决

8、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者,不是领导者和组织者(小切口)(2019年课标卷Ⅲ,39)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12分)

9、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10、五个角度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

精神动力: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生产动力:生产活动

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11、社会历史观识别关键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针对、依据;面对.立足;随着等)------客观实际,采取(制定、实施、实行、坚持等)----正确的措施(对策、方针政策、理论、思想、观念、法规制度等)落后腐朽思想╱先进思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必修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大部制)、政党、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必修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12、生产关系的调整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完善经济制度、完善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营改增等税收改革、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

13、上层建筑的调整

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设置国安委)、创新社会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扩大基层民主、坚持村(居)民自治、完善选举、人大、政党制度等

14、“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是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两大基本规律---②③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事物自身属性和主体需要(正确)

2、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客观标准

5、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的

6、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错误)

7、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唯一源泉(正确)

8、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错误)

【文化部分】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2、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

3、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与政治经济同步,文化不起决定作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5、区分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之前的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8、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9、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0、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根本途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1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基本要求

12、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13、立足社会实践,不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14、文化趋同、消除文化差异(错误)

15、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16、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是国际创作导向

17、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18、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之问,完成时代任务

19、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20、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2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2、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一般都是错误的)

直接现实性-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题高频考点

直接现实性-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题高频考点

​公众号不定期更新优质课课件、知识总结、答题模版,欢迎关注。

欢迎老师们加入“高中政治教师交流”微信群,资源共享。因群聊人超过200人,想加入的老师请添加微信“”。

​​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