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赵九九

最近电影《无问西东》正在上映,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听起来很像一句古文。但细究起来,“逝者已矣”好理解,就是逝去的已经逝去了,而“生者如斯”的“斯”如果是“此”的意思,那么这句话就是“活着的人当如此”,而这个“此”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一个语境了。也就是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脱离了语境,就不能成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

那么,这句看似“古”的话有出处吗?很多人从字面上去追寻,以为是出自《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实不然,孔子只不过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我们说的“逝者已矣”指向人明显不同。不过“生者如斯”与“逝者如斯夫”的“如斯”在用法上相似,但我们看到,因为有了语境“子在川上”,“逝者如斯”才有了所指:消逝的时光像流水一样。所以“生者如斯”的“斯”前面也应该有所指才对,活下来的人应该怎样呢?前面应该是有内容,而不应该孤零零的来一句“生者如斯”,活着的应该这样活下去,哪样呢?让人不明不白。

“生者如斯”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明朝,明朝有个叫王尚絅(jiǒng)的,他在纪念他的亡妻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他说我要好好养育孩子,照顾父母,以完成妻子你挂念的事情,我的余生都会用来好好做这些事情,“而终余生者如斯而己矣”,这里前面也是有语境,“如斯”就是指的前面提到的照顾孩子、父母等等。这里就说得很清楚。

对于“逝者已矣”的说法,杜甫《石壕吏》中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这里“死者长已矣”与“逝者已矣”意近。而“逝者已矣”这个词古代也有现成语,宋代就有很多这样的说法。苏轼在祭祀自己的堂妹的一篇文章中,劝慰堂妹的孩子说:“逝者已矣,存者何冤,慎勿致毁,以全汝门”,逝去的已经逝去了,活着的人不要委屈自己,切莫悲伤过度,你要好好活下去,保全你的家族。明代王世贞《祭江侍御文》中说:“逝者已矣,存者何冀”,逝去的逝去了,活着的人希望在哪里啊?明袁中道《寄苏云浦》说:“逝者已矣,生者之苦未艾也”,逝去的已经逝去了,但活着的人的痛苦还没有结束。清代李祖陶有文说:“逝者已矣,其生者若之何而可也?”逝去的已经逝去了,活着的人该怎么办呢?清袁枚说:“逝者已矣,来者未已”,逝去的已经逝去了,但活者的还有未来,还有好多事情待你去完成。

逝者已矣”往往用于对亡者的怀念,这句话在电影中出现的情景都是合适的,第一次是在王敏佳墓前,第二次是给李想扫墓的时候,但古代从未有此句和“生者如斯”搭配的句子。不过,我们看到古人说到“逝者已矣”的时候,有两种感情倾向,一是表达自己沉浸在哀痛中,一是希望能从哀痛中走出来,而“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所要表达的大概与后者同。一代代的人逝去了,而生活还在继续,精神永存。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其实引出的正是电影的主题,读懂了这句话,读通了这句话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如果非要给这句话加个语境的话,我想应该是电影结尾所说:“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记得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才是生者当如斯。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