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流淌的记忆”东北地域文化系列学术讲座下一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李德山先生,他将给我们带来主题为《东北的建置沿革及民族文化》的学术沙龙。

届时,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李德山先生的分享,一眼望千年,了解东北文明的兴衰罔替,感受东北民族的质朴豪迈,品读东北悠久且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提起东北,

不少小伙伴都会联想到苍茫无垠的林海,

亦或是空旷寂寥的原野,

那么,东北地区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

非也!早在1300年之前,东北地区便有这样一个“海东盛国”,在其存在的200余年间,曾遣使140余次赴中原朝贡学习,其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宪象中国”,更在文化与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人温庭钧有诗赞誉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没错,这就是唐代的渤海国。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图/渤海国瓦当)

01

一、渤海建国与唐置忽汗州

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契丹人李尽忠叛唐,而移居营州(今辽宁朝阳)的靺鞨人、高句丽人,趁局势混乱,在舍利乞乞仲象和酋长乞四比羽的带领下,东渡辽河,回到靺鞨故地长白山脚下,“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新唐书·渤海传》),脱离唐朝统治,割据自立。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图/唐代东北地区民族分布状况)

武则天在平定契丹叛乱后,先对割据的靺鞨人采取了怀柔政策,但乞四比羽拒绝了册封,导致战端重开,乞四比羽战死,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于天门岭击败唐军,整顿部众,继续向东前往牡丹江上游的靺鞨人聚居地,并在东牟山城立为震国王。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图/后天八卦中震对应着东方)

公元705年,唐中宗复位后,对大祚荣部进行了招慰,大祚荣也表达了与唐交好的态度,并愿意向唐朝称臣。公元712年,唐睿宗派郎将崔訢摄鸿胪卿,任敕节宣劳靺鞨使,前往震国都城,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旧唐书·渤海传》。

自此,大祚荣去震国号,改称渤海。渤海政权也正式纳入唐王朝版图,成为唐王朝东北边疆的地方行政区划——忽汗州。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图/记录崔訢出使的鸿胪井刻石,被窃取藏匿在日本皇宫)

02

二、“宪象中国”的封建制度

渤海国在建国后积极向唐朝学习,完全模仿唐朝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政治,军事制度,其全盛时地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号称“海东盛国”。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图/渤海国的行政区划)

渤海国中央官制效仿了唐朝的中央官制,建立了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的官僚体制。渤海国的三省为宣诏省、中台省、政堂省。

宣诏省仿唐朝门下省而设,负责审议政策得失,颁发王国命令。

中台省仿唐朝中书省而设,负责审议决定军政要务。

政堂省仿唐朝尚书省而设,是最高行政机构。

政堂省的左、右司下辖忠、仁、义、礼、智、信六部,相当于唐朝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命名虽略有不同,但在和机构作用精神内核上,都带有浓郁的汉文化色彩。

(图/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渤海国的军事制度亦是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度建立起来的,分建卫府,计户充兵。当府兵制度趋于瓦解时,渤海又学习唐朝建立起了以募兵制为基础的常备兵制,置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

(图/唐墓壁画中描绘的担任宿卫部队的府兵形象)

正是有这样完备的政治,军事制度,渤海国才能在群强环伺的东北地区绵延国祚200余年。

03

三、“车书本一家”的文化艺术

渤海文化继承了靺鞨文化的传统,又积极吸纳中原文化,并受到高句丽、契丹、突厥等族文化的影响。其呈现出与唐朝车书本一家的文化特征,为世人所称道,其文化亦被称之为“海东文化”。

(图/渤海国贞孝公主墓葬壁画中身着中原服饰的人物)

渤海国建立之后,中原儒学在渤海国逐渐兴起,渤海诸王陆续派遣“留学生”前往长安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容多为儒家典籍,并参加唐朝科举宾贡考试。

渤海国还吸收了汉化了的印度宗教——佛教。渤海国在建国之初就出现了“佛庐”及礼拜活动。文王大钦茂的尊号都定为“大兴宝历孝感金轮圣法大王”。渤海国更是在其辖地兴建了许多寺庙,如今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尚存一座渤海石灯幢。

(图/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兴隆寺石灯幢)

据新、旧《唐书》、《册府元龟》等文献记载,渤海有文字、书契。这里的“文字”指汉字,“书契”指用汉字书写的书籍。在出土文物中,如渤海陶、瓦文字,贞惠、贞孝公主墓志,均为汉字刻写,唐代诗人温庭钧所言“车书本一家”,更从侧面证明了渤海国使用汉字。

(图/吉林珲春市省八连城遗址出土的瓦件模印文字拓片)

同时,渤海国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

渤海国的音乐被称为“渤海乐”。公元740年,渤海国使臣第一次在日本宫廷演奏“渤海乐”,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其音乐不仅具有靺鞨民族特色,更吸收了高句丽、大唐音乐的精华。

《渤海国志长编》中记载:“隋开皇初,靺鞨使来朝,文帝令其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起舞,多战斗之容,此盖勿吉故俗也。”渤海国建立后,靺鞨舞蹈又吸收了高句丽舞蹈、唐舞、日本舞的精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渤海舞蹈。

在造型艺术方面,渤海国也有着不俗的建树,如贞孝公主墓中的壁画,其人物均为粉面朱唇,面颊丰腴,着中原服饰,具有浓厚的唐画风格;另外在雕塑以及陶器、铜器、瓷器、金银器等工艺美术作品上,也流露出大气豪迈、雍容华贵的盛唐气息。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东北在历史上真的是“蛮荒之地”吗?李德山先生带你领略繁荣一时的“海东文化”

(图/吉林珲春市省八连城遗址出土的套兽及砖雕)

在东北这片沃土上,

不仅出现了繁荣的渤海国,

更滋养了生长于此的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文明。

让我们,

跟随流淌的文化,

探寻文明的记忆。

参考文献:

《东北史》程妮娜 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张碧波 董国尧 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渤海国志长编》金毓黼 著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

《八连城——2004~2009年度渤海国东京故址田野考古报告》王培新 梁会丽 主编 文物出版社

《渤海国的历史与文化》王承礼 刘振华 主编 延边人民出版社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