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沧海晨星的第13篇文章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其中,人民有信仰,指的是什么样的信仰?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不是问题,至少不是需要去深究的问题。然而,因为笔者从事党的宗教工作,所以在工作中恰恰遇到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
信仰,是一个内涵深广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信仰”作为名词,意指相信并奉为准则或指南的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等;“信仰”作为动词,意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宗教信仰,是信仰的一种类型。因此,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时,一些宗教界人士便欣喜地将其中的“信仰”理解为“宗教信仰”,并在宣教布道时,对信教群众说:你看,总书记都肯定我们的信仰,鼓励我们有信仰。
这种认识,在党员干部看来,显然是不正确的。这种现象,在党员干部看来,显然是不正常的。总书记讲“人民有信仰”当然不是指宗教信仰,也不包含宗教信仰。调研中,一些党员干部对我说:这个信仰不仅不是宗教信仰,而且应当是指与宗教信仰相对的无神论信仰。
然而,这就对吗?其实,这样的认识也是不对的,至少是极为偏颇的。
笔者认为,这里的信仰,是指道路信仰。也即,中国人民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对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简言之,就是道路信仰,就是坚信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有着光明的未来,并拥有必胜的信心。如此,才会衔接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才使得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浑然一体。也可以说,人民有信仰,就是“四个自信”的凝练表达。
无神论信仰,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石之一,当然是与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不可分割的。人民有信仰,既然是道路信仰,自然隐含了无神论信仰作为深层次基础,但是人民有信仰主要指的是道路信仰,而非无神论信仰。
事实上,当我们将人民有信仰之信仰理解为道路信仰时,无论信教群众还是不信教群众就都团结在了一面共同的旗帜之下,为了共同的理想、事业和未来而凝聚在了一起。反之,如果我们用宗教信仰、无神论信仰这样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民有信仰之信仰时,就容易顾此失彼,人为造成误解、隔阂甚至对立。
1、本站发布的内容部分购买于网络,仅供读者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2、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站仅分享资源,以极低的价格降低大家被割韭菜的损失。本站无法保证资源质量,所以介意的小伙伴请勿下单!
4、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站长第一时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