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深圳的土地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同为一线城市,上海的面积是6300多平方公里,北京为16800多平方公里,广州则是7300多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深圳面积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在目前城区人口规模超过500万的城市中,深圳无疑是面积最小的。即使在所有的一、二线城市中,其面积也仅略大于厦门。

如此狭小的土地面积,如此高的GDP密度,说明深圳的土地空间日趋饱和,成为其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此情况下,近几年呼吁深圳合并东莞、惠州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在现有的计划单列体制之下,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原因在于,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在税收方面直接与中央分成,不上缴所在省,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东莞和惠州并入深圳,对广东省级财政而言,无疑是少了重要的财政贡献来源,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增大省级财政压力。

在现有的计划单列体制短期内难以调整的情况下,深圳未来要进一步拓展空间,只能通过打造大都会圈等形式,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融合与一体化。

如今深圳与周围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已十分紧密,比如华为的总部在深圳,但生产基地放在东莞。再比如深圳与汕尾合作打造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是深圳扩展自身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

2沪广深等疏解非核心功能

深圳之后,上海的GDP密度高居第二,每平方公里达到了4.33亿元。去年上海GDP达27466.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继续位居各大城市第一位。作为人口达2400多万的超大城市,目前上海正在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上海市未来将会逐步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实现“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外面”的目标。

规划提出,要有力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逐步推动城市非核心功能向郊区以及更大范围疏解。同时加强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错位竞争、优势互补。

位居第三的是邻近深圳的“世界工厂”东莞,GDP密度达到了2.77亿元/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目前东莞的土地开发强度日益饱和,不少产能也要外迁到粤东西北乃至内陆省份。

人的密度-深圳人厉害了!GDP密度排名全国第一,是上海的两倍多!

位居第四的是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省会广州。近两年来,先后有思科、富士康等一系列大项目落户广州,广州发展有重新加快的趋势。

6月23日,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生物科技园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该项目是GE医疗集团在亚洲首个生物科技园,年产值预计40亿~80亿美元,将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同打造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特色园区。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思科、GE、富士康等巨头的落户,未来一两年广州的经济增长将明显提速。

不过,这些大型项目主要是落户于广州的外围区域,其中心城区目前也在积极疏解非核心功能。广东省政府5月发布的《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在优化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将推进珠三角城市控容提质,广州、深圳市严格开发规模、强度、边界管控,有序向周边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

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广州、深圳这两座一线城市,要疏解的非核心功能主要是工业制造业。

随着土地等各种成本的上升,广深中心城区主要应当发展高端服务,如科技创新、金融等产业,制造业则要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有序转移。随着轨道交通的完善,城市群框架形成,非核心功能也在日益加速向周边地区疏解。

3这两个三角洲密度最高

在广州之后,厦门、佛山、无锡、苏州、中山、南京分列第5~10位。

从地域分布上看,GDP密度最高的10个城市全部位于南方沿海地区,其中5个位于珠三角,4个位于长三角,厦门则位于闽南三角洲。

这10个城市的第一大特点是,地理面积都较小,全部都在1万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上海是面积最小的直辖市,深圳和厦门在30多年前设立经济特区时,政策规定是一个经济特区只能带一个县,因此这两个城市总面积都在2000平方公里以内,厦门则更是目前一、二线城市中面积最小的城市。

此外,东莞和中山在改革开放初期都只是一个县,后面直接升格为地级市,所以面积都不大。这两个城市下不设县,而是由市直管镇。

扩大到18个GDP密度超过1亿元/平方公里的城市来看,绝大多数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共有16个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只有武汉和郑州位于中部,这两个城市均为中部人口大省的省会,均进入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列,发展前景广为看好。

人的密度-深圳人厉害了!GDP密度排名全国第一,是上海的两倍多!

另一方面,GDP密度与辖区内的自然地理面貌有紧密的关系。一些辖区内有较多山地、丘陵地貌的城市。比如北京虽然总面积超过了1.6万平方公里,但山地面积占比就达到了62%,因此北京的GDP密度仅位列第11位,但如果只计算主城区,北京则是GDP密度最高的地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杭州。杭州地形复杂多样,其中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6%,大多分布在西南部,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平原占总面积的26%。因此杭州的GDP密度仅为0.67亿元/平方公里,位列全国第30位。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是我国直辖市之外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不过浙江的GDP密度相比珠三角和苏南地区都有明显差距,没有一个城市的GDP密度超过1亿元/平方公里。这主要与浙江省内山地较多、平原较小,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较小、人口规模较小有关。

其中,浙江省内GDP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嘉兴,位居全国第19位,达到了0.96亿元/平方公里,有望在今年突破1亿元/平方公里的大关。

未来,嘉兴将主动接受来自上海的疏解和外溢。今年3月29日,浙江省宣布同意在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近期,浙江省发改委印发《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将在轨道交通与上海轨道网对接、平湖与上海共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上海自贸区嘉善协作区建设等八大重点事项上,支持嘉兴全面接轨上海。

表:41个GDP密度超过0.5亿元/平方公里的城市

人的密度-深圳人厉害了!GDP密度排名全国第一,是上海的两倍多!

人的密度-深圳人厉害了!GDP密度排名全国第一,是上海的两倍多!

欢迎关注深圳壹地产姊妹号深圳淘房志,挖掘深圳楼市机会,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红

利。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