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别人说“逆耳”的话,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一位管理者如此描述了自己的经历:
问:当你意识到要对下属说一些不得不说的难听话时,你通常会如何准备?
答: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我会不断告诉自己:“要诚恳,要开门见山。”
问:要既诚实又开门见山地同下属讨论他们的实际表现,这容易吗?
答:当然不容易!我也很想和他们说好听的话,但是他们更需要真相。他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实际表现,以及了解他们的表现对我和整个团队造成的影响。
问:你认为下属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吗?
答:当然了!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就用不着我说了。
问:你会紧张吗?同下属进行这样的谈话,你觉得难吗?
答:我是绝对不喜欢这样的谈话的。这实在太难了,真恨不得它早点过去。
问:对于这样的反馈过程,你一般会如何掌控?
答:震慑,速战速决!把他们叫进我的办公室,说我要说的话,并告诉其要如何改变,然后把他们赶出房间。
也许,只有当你真正要给予反馈,以及你的老板给出了不错的反馈,你才会真正明白:要实现一次具有意义和建设性谈话,多么艰难。我们的研究显示,许多老板会为反馈过程做出多余的假设,这些假设让反馈变得更加艰难。而优化反馈过程的起点,就是要探讨这些假设。
我们调查了全球3875名曾收到负面反馈或指导性反馈的受访者,询问他们是否对于反馈过程中指出的问题感到意外,以及事先毫无察觉。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至少74%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对于领导反馈指出的问题,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并不感到意外。
在通常情况下,当我们看到别人表现欠佳的时候,都会这样想,“如果这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应该会表现得更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事情真的不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纠结抓狂的下属也许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很有可能,他们对存在的问题早已心知肚明,只是还不清楚更好的解决方式。这就意味着,如果管理者只是将问题轻描淡写地指出来,并不会给下属带来实质性帮助。
给予反馈和接受反馈的人,往往都会很紧张,因此大家自动默认为:尽快结束最好。这不难理解,因为人的生理机制就是倾向于逃避痛苦的。现实情况中,也往往是领导一直在说,下属永远在沉默。在这样的情境下,尽快结束似乎是最明智、最善意的做法了。然而,这是大错特错的。
在此次全球性调查中,我们也邀请受访者为他们的领导打分,评估他们的领导“在给予反馈之前,是否用心地聆听了下属的看法”,以及领导给予的反馈是否有效等。从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简单地说,当领导对于下属的看法倾听地越少,下属就会越倾向于认为领导不够诚恳与坦率。反之亦然,也就是说,那些明显感受到老板聆听自己看法的下属,不仅会给领导打高分,而且还会认为得到了足够诚恳的反馈。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询问了受访者是否喜欢或希望得到负面反馈。在之前的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人们通常是希望得到负面反馈的,会将之看作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尽管领导往往会避免给出这样的反馈。本次调查的新发现是,当领导不事先聆听下属的观点就给予反馈,这些下属会相对明显地表现出对于反馈的反感。
所以,如果“震慑”不是一个好的给予反馈的方式,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吗?我们建议,管理者要设身处地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应该不会太难,毕竟,在大公司里,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是别人的下属。当你在准备给予负面反馈时,也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你的老板要给你负面反馈的话,你希望他如何表达?
你希望领导用激烈、简短的话炮轰你,还是希望他耐心地与你讨论问题?比方说,你的老板指出了一个你最近刚犯的错误:你是希望他赶紧说完了事,还是希望有机会向他解释具体情况,重现你当时的想法?接下来,你是宁愿被告知该如何解决问题,还是更喜欢自己提出未来改进的方法?如果是后者的话,你还会希望你的领导进一步给予支持、劝告及提供所需资源来帮助你吗?如果他说,“我下周会再和你联络,看看情况如何”,这对你来说,会更有帮助吗?
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斥着矛盾: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建设性反馈,却往往不愿给予。要克服这种矛盾,或许只需我们每个人记得:轮到你给予反馈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欣然接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得到优质反馈的经历,它们是我们人生中的礼物——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好,让我们更加成功。所以,在轮到你给予别人这份礼物时,请相信:这份设身处地的努力是值得的。
Jack , |文
Jack 是领导力发展顾问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是领导力发展顾问公司/的主席。
译言网网友搬那度|译 马雪梅|校
1、本站发布的内容部分购买于网络,仅供读者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2、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站仅分享资源,以极低的价格降低大家被割韭菜的损失。本站无法保证资源质量,所以介意的小伙伴请勿下单!
4、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站长第一时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