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一句-读书破万卷,如何才能破万卷书?

平台主办:中国水泥协会企业文化研究会

刊头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会员郑用琦

读书破万卷下一句-读书破万卷,如何才能破万卷书?

新润随笔

你能“破”万卷吗?

杨新润(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著名诗人杜甫的一句名言。许多人把它奉为治学经典,铭刻于心。可是,有的人读了很多书,办事照样出不了彩,即使下笔也文思迟滞,笔下生不出“花”来。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毛病或许就出在对“破”字的理解上。

读书破万卷,其“破”字,有破碎、破裂、破坏等意思,也有破析、突破、破除的意思。读书期间,如果只讲破碎,不讲破析,书读得再多,也生不出“花”、出不了“彩”。倘若破析万卷书,既能吸收其精粹,把万卷书的知识化为自己的财富,又能借鉴所读书籍的写作方法,在自己做文、做事时就会融会贯通,妙思泉涌。因此,“破万卷”三字,不仅强调了读书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读书的质量——也就是如何正确辨析书籍、运用知识的问题。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各类书籍中包含的内容,既标志着社会发展已经达到的高度,也反映了人类思维已经达到的水准。历史上,凡成就事业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不管其在哪个知识领域建树奇功伟业,不管其获得成就的原因多么复杂,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业绩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与坚持读书有关。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白居易“苦学力文”、“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違寝息”。高尔基“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鲁迅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于读书。列宁病逝前夕,双目难睁了,还要克鲁普斯卡娅给他读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我们热爱生命》。马克思逝世的前一刻钟,仍然坚持写作修改《资本论》。毛泽东一生中研读的书籍以万卷计数……这些先哲们以读书为乐、爱书成癖、嗜书如命,他们广泛而又浓厚的读书兴趣和博览群书的精神,是我们每个后来者学习的榜样。

拒绝伤亡机械清库

安全、便捷、高效

龙舟机械

但是,当今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社会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不断积累出版的书籍浩若烟海,世间可读的书籍何止万卷?据推算,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1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1倍,一个现代人一生中碰到出版发行的书籍约有2000万册,假若按每天读50页的平均速度计算,毕生也才读3000册~5000册,还只是接触到的万分之一呢。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如同大海,知识的数字化、大数据目不暇接。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更多的书籍,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就不单纯需要多读,还要在“破”字上狠下功夫、巧下功夫,研究如何“破”得有益有效的方法。

书海无涯,人非电脑。整天忙碌工作,还要“破析万卷”,能行吗?文坛先驱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孟轲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人朱熹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唐人杜牧说:“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鲁迅主张“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他们都在提倡博览、精读、多想、勤思。其中点透破的决窍者,当推清代袁枚:“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圆囵用其糟粕也。”“破卷取神”,这不正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吗?

近年来,社会上读书渐成风气,很多有志于振兴中华而刻苦攻读的人们,都在总结前人的治学经验,讨论成才的规律,探寻破卷的秘诀,觅求治学的捷径。媒体常有推荐治学法门的文字,诸如提倡攻读法、联系法、査询法、概貌法、分类法、统率法和摘章编撰法,读议补充法、智能学习法、由厚到薄法、能入能出法等,“破”法千姿百态,各见所长。所有这些,都是已经成就事业的老专家和老学者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一句-读书破万卷,如何才能破万卷书?

然而,古往今来现成的治学法门多若万计,盲目搬套、机械模仿也会误入迷宫,步入歧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面对纷繁的治学法门,如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博采众长,巧学不止,凌顶达岸就有希望。如此看来:破析万卷书,领会其中义,成功者的秘诀就是他们运用了勤奋加科学的读书方法,而科学的门道却正蕴藏于破析、破除、突破之中。再说,治学法门好,还得静下心来去破;不静心向学, 法门再多再好也派不上用场。

综上所述,掌握知识不能机械地贮存和堆积,必须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提炼和分析。善破就是成功。所谓善破,则是在破析万卷的同时,对前人的东西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下笔有神,做强事业,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读书破万卷下一句-读书破万卷,如何才能破万卷书?

刊底题字:杜明卫,中国建材报记者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